媽媽手,中醫稱為「腕隧道症候群」,是一種常見的職業病,特別是需要長時間重複性手腕動作的人。中醫認為,媽媽手是由於經絡不通、氣血瘀滯,導致局部組織損傷所致。以下,我們將從中醫的角度,為您詳細介紹媽媽手的改善方法。
媽媽手成因中醫觀點
- 經絡不通: 手腕處的經絡不通暢,氣血運行不暢,導致局部組織營養不足。
- 氣血瘀滯: 長期反覆的勞損,導致氣血瘀滯於局部,形成腫脹疼痛。
- 濕熱內蘊: 濕熱之邪侵襲經絡,導致局部腫脹疼痛。
媽媽手常見症狀
- 疼痛: 大拇指根部及手腕處疼痛,尤其在夜間加重。
- 麻木: 大拇指、食指、中指及無名指的一半出現麻木感。
- 無力: 握力減弱,抓握物品困難。
中醫治療方法
1. 針灸治療
- 穴位: 列缺、陽溪、曲池、內關等穴位。
- 作用: 通經活絡,疏風散寒,消腫止痛。
2. 推拿按摩
- 手法: 揉、捏、按、推等手法。
- 部位: 手腕、前臂、肩部。
- 作用: 疏通經絡,活血化瘀,鬆解肌肉。
3. 中藥內服
- 方劑: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,選用具有活血化瘀、祛風散寒、清熱利濕功效的中藥方劑。
- 作用: 從內調理,改善體質,促進康復。
4. 外用藥物
- 膏藥: 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腫止痛作用的膏藥,貼敷於患處。
- 中藥熏洗: 用中藥煎湯熏洗患處,可起到溫通經絡、消腫止痛的作用。
日常護理
- 休息: 避免長時間重複性手腕動作,讓手腕充分休息。
- 熱敷: 用熱毛巾熱敷患處,促進血液循環。
- 護具: 配戴護腕,固定手腕,減輕疼痛。
- 飲食: 多吃富含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食物,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。
媽媽手改善對照表
治療方法 | 作用 | 適用於 |
---|---|---|
針灸 | 通經活絡,疏風散寒,消腫止痛 | 各類媽媽手 |
推拿按摩 | 疏通經絡,活血化瘀,鬆解肌肉 | 各類媽媽手 |
中藥內服 | 活血化瘀,祛風散寒,清熱利濕 | 氣血瘀滯、濕熱內蘊型媽媽手 |
外用藥物 | 活血化瘀,消腫止痛 | 各類媽媽手 |
休息 | 減輕手腕負擔 | 各類媽媽手 |
熱敷 | 促進血液循環 | 各類媽媽手 |
護具 | 固定手腕 | 各類媽媽手 |
溫馨提醒
- 及時就醫: 如果媽媽手症狀嚴重,建議及時就醫,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和治療。
- 辨證論治: 中醫治療強調辨證論治,不同體質、不同病情的媽媽手,治療方法也不同。
- 配合治療: 中醫治療需要患者的積極配合,才能取得更好的療效。
媽媽手的其他文章:
媽媽手,媽媽手舒緩,媽媽手護腕,媽媽手 治療,媽媽手成因,媽媽手針灸有用嗎,媽媽手藥膏,媽媽手 運動,腕隧道症候群 媽媽手,媽媽手 按摩